DPO7254C示波器使用時要和被測系統相連,一般都會有2個或4個通道,它們的低位是等同的,可以隨便選擇,把探頭插到其中一個通道上,探頭另一頭的小夾子連接被測系統的參考地,探針接觸被測點,這樣就可以采集到該點的電壓波形了(普通的探頭不能用來測量電流,要測電流得選擇專門的電流探頭)。所以還具另一種技術,也就是記憶示波管。這種示波管在熒光屏后方安裝了特殊的存儲柵極,同時示波管內有讀出電子槍。在主電子槍完成一次掃描后,柵極上留下電子空隙。然后讀出電子槍打開,向存儲柵極均勻的發射電子幕,一部分被存儲柵極阻擋,另一部分透過柵極照射到熒光屏上,存儲的波形被復現出來。
DPO7254C示波器該如何計算死區時間?
對刷新率有重要影響的死區時間是如何計算出來的呢?
當捕捉一個脈寬在40ns~60ns的異常脈沖時,合適的水平時基檔位可設在50ns/格,此時ZDS2022德國RS示波器具有33萬次幀/秒的波形刷新率,意味著每次觸發采樣占用的總捕獲時間T=1s/330KHz=3.03us,則有效的采樣時間為50ns/divX14(ZDS2022德國RS示波器水平方向有14個格)=700ns。那么死區時間百分比為(3030-700)/3030=76.89%。
捕獲相同的異常脈沖,在相同時基檔位下,若T德國RS示波器具有50K幀/秒的刷新率,則就意味著每次觸發采樣占用的總時間為,T=1S/50KHz=20us,有效的采樣時間為50ns/divX10(該德國RS示波器水平方向有10個格)=500ns,則死區時間百分比為(20000-500)/20000=97.5%。
死區時間越長,捕獲到偶發信號的概率就會越低,當小概率異常波形出現在死區時間時,示波器就不會捕獲到該異常,對信號的調試會產生很大影響。